【倫敦居大不易EP4:我們的內憂與外患】
買房子之所以難,是因為我們有內憂外患,我索性把我們本身的限制稱為「內憂」,其他必須要做決定的選擇稱為「外患」
[內憂]
1. 收入—> 貸款
我和蘿蔔收入都不高,因為我們算沒有一技之長的新移民⋯ 之前有提過,英國房貸就是按照年收入去計算,大概可以借到年收的4-5倍,再以各種條件去扣減(包含房屋的條件)!
2. 存款 —> 頭期款
收入不高就算了,還要扣稅,我和蘿蔔都是被扣20%的那個可憐的階級⋯(英國目前的個人所得稅有1.25萬的免稅額度,一旦年收超過1.25萬英鎊就要開始繳稅了,1.25萬到5萬英鎊是要繳20%,50,001鎊到15萬鎊是40%,收入超过15萬鎊,要按照額外税率45%。)
月薪被扣了20%後,已經寥寥無幾,再扣掉房租和交通費,就去掉收入的一大半,然後每年又要回台灣探親,所以存錢根本難上加難!
3. 房市知識不足
之前那篇提過,我在台灣就是個女兒賊,一直都住在家裡,根本沒有研究買房或不動產。更別提蘿蔔了,他在認識我之前,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未來,過著彷彿沒有明天的日子⋯
[外患]
買方所要考慮的所有因子,我都歸成外患類別,之前提過的⋯倫敦內?倫敦外?交通?學區?便利性?東?南?西?北?(中發白XD)房子/公寓?幾房幾廳?預算?
在開始看房子的時候,我們還是完全沒有頭緒,英國有幾個房子買賣租賃網站(類似像台灣的591租屋網),我們最常查的就是「right move」和「Zoopla」,沒事就鎖定幾個區域,查到幾個就打電話聯絡仲介,夫妻倆就像無頭蒼蠅一樣,到處約到處看。
為什麼完全沒有頭緒還是要看?
我的概念是,看多了,就會越來越知道自己要什麼,未來家的樣子也會慢慢清晰⋯
果真,在看了近2年之後,我們得到了結論⋯
1. 我們私心想在倫敦,因為我的媽媽朋友們和蘿蔔家人都在倫敦,我的家人已經都不在身邊,如果朋友也都離太遠的話,我會超憂鬱⋯
2. 通勤方便(想到未來35年都要上班,不想花太多時間、金錢和犧牲睡眠通勤)
3. 學區只先考慮到小學就好,真的傳統超級好學區,我們真的買不起
4. 我們有婆婆同住,所以至少要3房,或有潛力變成3房
5. 如果是排房有後花園的話,花園一定要朝南,英(陰)國天氣不是很好,所以有太陽一定要照好照滿,不然會憂鬱
6. 房子或公寓我都無所謂,但不要太多樓梯⋯
.
.
.
【倫敦居大不易EP3:看房的入場卷】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538009149697002/posts/1533326066831967?sfns=mo
【倫敦居大不易EP2:現在租屋處】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538009149697002/posts/1529496823881558?sfns=mo
【倫敦居大不易EP1:前情提要】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538009149697002/posts/1529032020594705?sfns=mo